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03-28 查看:33670次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进行深刻变化,全球供应链不断受到影响。中国国内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来源:财联社
【中国人寿:2024年权益净加仓超1000亿元】在27日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介绍公司2024年投资业绩提升时表示,公司持续夯实固收底仓,配置超长期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超过9000亿元。同时,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公司前瞻性地抢抓市场机遇,加大了投资力度,全年净加仓超过1000亿元,权益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创新高;总投资收益率达5.5%,2023年为2.57%。来源:财联社
【高盛:中国股市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外资机构再次发出明确的看涨信号。在3月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高盛的策略师称,中国重新回到投资者视野,市场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高盛称,国际投资者对中资股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达到4年来最高。日前,摩根士丹利再次上调中国股市的目标价,认为在盈利前景改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估值仍有上行空间。这也是摩根士丹利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第二次上调对中国股市的预测。来源:财联社
【银河证券:电子行业温和复苏,关注AI与终端硬件融合】银河证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AI终端创新呈现高性能计算、轻量化设计、场景多元化三大特点。CES 2025成为技术落地的核心舞台,推动AI从云端向端侧渗透,同时加速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未来,AI与终端硬件的深度融合将重塑消费电子生态,进一步拓展人机协作的边界。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昨日沪深主要股指呈现低开震荡、小幅上涨的走势,成交量总体处于萎缩状态。活跃市值冲高回落继续下跌,并创阶段新低,资金总体进场积极性不高。
从上证指数来看:股指再度回探34日成本均线后有所回升,早盘调整过程中部分规模较大的沪深300、中证1000等ETF出现明显的放量回升走势,说明34日成本均线(3350点)一带或有维稳资金的进场。不过,股指探底回升之后,成交量继续萎缩,多方上冲3400点和修复3月21日阴线实体的过程中,资金整体响应度不高,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也可以看出短线3400点是有较强的技术压力。板块结构上,高股息板块走势分化,和经济复苏相关的周期类品种仍是结构性机会,机器人等科技成长类板块反弹力度不强,总体上主线机会不明朗,题材概念和经济复苏逻辑方向机会持续性不强,场外资金难以大幅进场形成持续的修复和反攻走势。从时间点上来看,一方面清明假期临近,在没有超预期政策出台的背景下,短期资金观望情绪可能会增加。另一方面3月份即将收官,4月份将是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集中披露的月份,会继续加大资金的观望态度和调仓力度。目前深成指、创业板和科创50指数走势明显较弱,可以看出前期大涨的部分科技成长类中小盘品种处于风险分化和风险释放阶段。而上证指数相对较强,主要是近期市场热点转向高股息和周期类品种上,相关板块中一线和二线蓝筹较多,对指数起到稳定的作用。但是,在成交量总体萎缩,以及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实效果有待观察的阶段,蓝筹品种整体上行压力较大。同时,一季度经济开局较好,市场接下来的运行逻辑会关注二季度的政策导向,央行已经多次表示要择机降准降息,叠加消费政策的逐步释放,近期指数围绕34日成本均线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即使短期跌破34日成本均线,下方3250-3300点区间支撑较为明显,投资者不宜过分恐慌。从0Z指数走势来看:该指数短线反弹之后再度震荡、小幅调整,沪深两市上涨个股家数和下跌个股家数接近1:2,多空资金净流入122.17亿元,相比上海市场近50亿元的净流入,可以看出资金对中小盘品种的操作积极性在下降。短期结构牛(大盘)指标显示:熊股数量反弹后再次回落至13%左右,牛股数量低位徘徊小幅提升至18%左右,马股数量在70%左右震荡。在市场成交量整体萎缩下,高位的马股数量难以大面积向牛股转化;板块的轮动节奏加快,导致低位牛股和熊股线纠缠,市场赚钱效应不高,整体以短线机会为主。当前操作上,中期仓位继续持仓为主;短线仓位不宜激进追涨,紧盯资金流向和操盘决策做好仓位的调整,根据大盘关键位置的资金流向和政策导向低吸为主。
从昨日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41个板块资金净流入,29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进场积极性有所降低。其中西药、化学制品、电子半导体、元件、证券保险、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与服务、汽车制造及服务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电气电源设备、专用设备、输变电设备、火电、公共事业、汽车零部件、网络与通信、普通有色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前一日活跃的新能源、深海经济、电力设备板块,部分机器人相关板块以及高股息品种上;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较为强势的化工类板块、防御性的医药板块,以及光刻机相关的半导体板块上。总体上看,除了化工板块之外,其他阶段活跃的板块持续性不强。医药板块的活跃,主要还是主力资金防御性操作和高低切换的思路,市场没有出现有号召力和持续性的热点机会。同时,化工板块已经连续上涨多日,其上涨逻辑主要是涨价和热点的高低切换,由于经济稳增长逻辑尚不稳固,相关板块再度冲高后注意短线分化的风险。由于市场热点切换快,当前短线选股上应关注低位或技术超跌、资金有所回流、有政策消息驱动的品种,要小仓位参与,并降低盈利预期、快进快出。中线选股上,年报公布期,应等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公布之后,对于业绩连续增长的低估值或高成长个股逢低布局,尤其是主力控盘度增加,有牛机构、牛散增仓的个股要重点配置。对于高估值或绩差股、主力资金连续离场的个股,以及近期反弹至中期压力、资金流出的个股应做好风险的防控。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